Social concern

国藩动态

走进溪砚 - 新闻天地2010年第一期文艺沙龙

【发布时间:2010-04-08】

走进溪砚

■文/曹辉  王燕

因工作的关系,我有幸走进了溪砚,原先只知溪口有好水,而不知溪口有好砚。如今,我已被溪砚的魅力所感动,被溪砚的灵性所感染。

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,素以广州端砚、安徽歙砚,甘肃洮砚、山东鲁砚驰名,而湖南的溪砚却鲜为人知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,谈砚、藏砚、赏砚、刻砚已成为一种时尚风气。各大历史名砚如枯木逢春、重换新颜。而溪砚在历史的复苏中可谓异军突起。

有诗曰:“渐渐溪石,涟水之滨。温润柔腻,与玉为邻。琢之磨之,神奇纷呈。香炉映日,赤壁洗尘;玉树交织,远丘吐云。呵气生水,著墨闻馨。惠我艺圃,宏扬斯文。卓哉溪砚,双峰之珍。”

溪口,位于涟水中游的双峰县杏子铺珍境内,今天的水府庙水库大坝,就建在溪口村的雪花滩上。溪口盛产一种远古化石及特种石,是制作砚品的上等材料,因地而名,史称溪石。早在嘉庆、道光年间,溪石就颇具盛名。取溪石制砚,其砚着水研磨,使墨锭有一股神力粘附于砚表面,所得墨汁细腻均匀,水乳交融,黑亮沉凝。若将砚盒盖紧,其墨汁可经久不干,即干亦无墨垢,寒冬呵气,即可研磨。

溪石质地细腻,纹理变化无穷,或似天马云龙,或似珊瑚玉树;或似“天人合一”,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;或似古木年轮,书写着古老而年轻的记忆。其色泽五彩缤纷:绛红、碧绿、橙黄、淡青、紫罗兰等。悬之扣之,上等溪石“双峰绿” 啪啪作响,有木之质感,凝神望去,令人浮想联翩,文思泉涌,备受历代文人雅士所珍爱,源流可塑,亘古及今。清书法大师何绍基赞曰:“湘石(即溪石)佳者,端溪上品无以过。”当年的溪口古镇有近百号商铺,“玉生堂”、“吉庆砚庄”等百年老字号,勾子船、码头、杏黄酒旗还有萋萋古道,使小镇通衢四方,商贾士宦、文人墨客,或船或马,关顾砚城。

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力,更佩服这些世代以渔猎、耕读为生,却有超人胆识和智慧的乡人。伫立在千层岩山巅,猫面岭、闺女山隔水对峙。醉人的湖水从大坝倾泻而出,流着岁月,流过沧桑。晓风雾岚中的虎形坑、老爷坑,吞吐雄风,吸纳朝阳积淀着日月星辰的精气。沉睡着的溪石,不应该冷落它,有了它,是中国砚文化的幸运。

相传,晚清重臣曾国藩读书之时,苦无佳砚发墨,习字作文了无兴趣,学业一度受阻。祖父星冈公梦见获砚池一方,百思不解。蒋字街长寿庵老道圆梦说:“玄武有紫砚”。祖孙沿涓水北向寻至溪口,只见翠古挂瀑,雷鸣山野,重岩叠嶂,紫气东来。在深谷溪涧中果真觅得奇石一块,琢成砚池。自此,国藩学业大有长进。咸丰、同治年间,国藩效命朝廷,溪砚成为他的终身伴侣。出任直隶总督时,还将溪砚作为贡品敬献皇上,同治帝把玩再三,龙颜大悦,置于龙案使用,溪砚从此名声大振,满朝文武争相求之。另据考证,现存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毛主席曾经使用过的砚台,就是溪砚。

国藩溪砚厂坐落在水府庙水库的岸边,厂长曹长桂带着一份对溪砚的至爱,指着堆在门口的一堆石块说,溪砚的石眼是溪砚中独有的佳品,优质的石眼青翠碧绿,晕做十数重,而且中有瞳子,奕奕生辉,别致美观,分外明媚动人。而制砚的原材料,需经过行家的选材,机器的切割,粗具雏形的石头将要在工匠手里细细打磨,,最简单的砚台也要一个星期,一般是几个月,巨大的甚至需要一年以上。工匠的手里、眼里、心里都是砚,身体只是附属。溪石凝聚了人的精气神以后,才有了生命,有了灵魂。据说石料要在水里浸泡一千年以上,才能变得纯净,成为制砚的上等材料,。那么人了,要经过多少浮沉,才能悟人生的玄机?灵魂要经过怎样的洗练,才能抵达纯净?

 

 

新闻天地2010年第一期文艺沙龙


© 2015-2016 湖南双峰县国藩溪砚工艺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4265号